第二十一节黑水(8/58)
作品:《我的生死笔记》要往上爬,但就在此时,“咔咔”两声响传来,而后,我头顶的洞口,刷地一下关闭了。也就是说,上面那石棺的棺底,合上了。
我看着头顶,有些发愣。
怎么会这样,按道理,如果没人把那石棺推回原位,机关是不会启动,关上洞口的,但是现在,事实很明显。
是谁启动了机关?周小天和苏齐他们肯定不会。那会是林天明那些人吗?或者说,这座司命君墓里,不只有我们这些人,还有其他人存在?
事情真是越来越复杂了。
不过我现在主要考虑的东西,不应该是谁启动了机关,而该是下面的黑水。
这时候,黑水的波动越来越强烈了,简直就像有什么东西在它的中心搅动一样。
我死死盯着水面,同时做好了应对一切突发情况的准备。
然而,就在我全身戒备注意水面的时候,对其他地方的观察也就松懈了。
突然地,一阵巨力从我背后传来……
“嗵”地一声响,我如同炮弹一般,落入了黑水之中。
说做就做,我用钩子将绳头固定在石棺上,另一头垂下暗室去,接着顺着绳子溜到了暗室底部。
准确地说,还不是底部,因为这个暗室的底部是一方不知深浅的水池,贸然下到水里总是不好。而且,谁知道那“水”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水呢?
所以,我落在了那具棺材上,它体积足够大,上面站一个人倒不成问题。
在上面看的时候,棺材很像是漂浮在水上,下来之后才发现,其实是水里有一座突出来的石台,棺材就放在石台上,因为体积巨大的棺材挡住了石台,所以看起来它像是漂在水上。
说实话,这棺浮水中是一种怎样的葬制,我不知道,而且,历史上也不见得真有这种葬制,说不定是司命君自己弄出的一个奇葩玩意,世间独此一份。
我再仔细看脚下这棺材,发现它还真的有些不一般。
棺材为木制,形状是规则的长方体,这倒很符合汉代棺木的规格,汉代的棺材,一般没有翼角,没有倾斜度和弧度,棺盖和棺木底面积一般大小,相互之间严丝合缝,显得非常规整。
棺材的表面,以漆纹刻画出装饰云纹,云纹中间夹杂着一个个似人非人的奇怪形象,应该是一些鬼神之类的存在。这些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显示出很高的工艺水平。
显然,能够入敛在这棺材里的人,绝非平常之辈,不是司命君也有可能是他看重的亲人之属,当然,也不排除司命君是从别人的坟里把这棺材刨出来的,见过上面的石棺之后,我知道司命君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这棺材里就一定有鬼。
棺盖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小东西,笼罩整个暗室的绿色光芒,就是它发出的。
离近了看,发现这东西像是一座小塔,从下到上,总共有三层,每一层比之上一层,体积和面积依次减小,各层的表面雕刻这一些细小的纹饰,看起来非常神秘。
这座小塔的材质,我倒说不好,似乎像是玉石,但拿在手上却没有玉石的那种感觉。不知道司命君是从哪里得来此物的。
这件塔形的小东西,实际上是很奇怪的,要知道,在汉代的时候,中国的高层建筑并不是很多,就算有也是楼台之类的大体块建筑,少有说民居或是其他建筑建造成高层的,一般来说都是一层。可这件小塔,很鲜明地分为三层,这种工艺品,在当时是不可能造出来的,因为在现实中没有依托。而且,这小塔所塑造的建筑形象,很像是一座佛塔,这就更不现实了,佛教是在东汉时期才传入中国,中国第一座佛塔也是在那个时候建造的。那么,在司命君那个时代,西汉初年之时,怎么会有这种塔形的工艺品存在?
这倒还不算最奇怪的,最怪的是,这件小塔,一直在发出绿色的光,光芒虽然微弱,但也足以照亮周围很大一片区域了,它是几千年来一直在这样发光吗?如果是的话,那可就太不可思议了,因为这世上除了太阳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在封闭环境下一直发光的东西,在人们的常识中,夜明珠是可以发光的,但那也只是在外部能量激发下的发光,一旦长时间不接触阳光,夜明珠也会失去发光能力,可能有少量夜明珠含有稀土发光元素,可以一直在黑暗中发光,但是几千年下来,里面的发光元素也会因衰变而失去发光能力的,不可能一直发光。
看来,这东西是件宝贝,要是能出去把它拿给姚老板看看,若是他能看出个道道来,就让他收了算了。
我把玩了两下小塔,然后把它放进了背包里,墓室里登时变得一片黑暗。
我赶紧打开了手电,照亮了四周。说实话,在这样一座诡异的墓葬里,黑暗,总让我有些恐惧。
打开手电,我开始观察其它地方,准确地说,是观察暗室底部的水。
刚才在绿光的照耀下,下面的水也显出绿色,现在我收了小塔,换了手电来照,它登时就恢复了本来的颜色,竟然是黑色的。
没错,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生死笔记 最新章节第二十一节黑水,网址:https://www.254y.org/0/9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