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梦大事年表(3/5)
作品:《染指河山》除名,只于贺姓前加冠风姓,复姓风贺,风氏再赐名“响”字,贺响更名为风贺响响。
靖乱四年春,北方匪嘉境内暴发瘟疫,九月,瘟疫流传至我国境内。成德帝派医派药派粮派款,下旨全力救赈疫区。
靖乱四年冬月初二日,成德帝颁布瘟疫对症药方和防治药方。因药方用药贵重,成德帝下令向全国富户募捐,款项由官府出面统一采购药材,派太医士携带药材逐一至各郡施药,以救治疫患。
靖乱四年冬月初三日,成德帝颁旨,下令对疫区百姓,实行减税减赋,免征徭役的政策。具体减免区域和措施,由户部行文公示。
靖乱四年冬月廿五日,喆国因兵卒哗变,派使出我国求援,成德帝允。申时,兵马都统帅风染将军亲自统领,抽调京畿守军北营和东营部分兵马,并带同太医和药材,赶赴喆国驰援。
靖乱四年腊月初三日,我国协助喆国平息了境内哗变兵卒的动乱。
靖乱四年腊月初十日,我国与喆国签署协议,为防兵卒再次哗变,由我国向喆国派驻军队,协助守国。驻军选址另议。
靖乱四年腊月十二日,成德帝颁布瘟疫改良药方,大幅降低了制药成本,使得平民可以自行配药报用,不必再由官府施药。
靖乱五年九月三十日,谧淑皇后因病殡天,享年二十有五。
靖乱五年十月,兵马都统帅风染派遣将领,与逃亡海上的简国天睿帝取得联系,并约定腊月间在凤翔港会合,以议联手海战之事。
靖乱五年腊月廿二日,郑修年代表凤国,在凤翔港经过七日谈判,跟简国签署了联合作战协议。
靖乱六年二月廿九日,凤军绕道旷渊沼泽,从南方沼泽里攻出,一举夺下荣国涫水西岸沿线。
靖乱六年三月初八日,凤国成功在涫水上架设浮桥,联通了凤荣两岸。德成帝将此桥命名为:凤通桥。
靖乱六年四月至七月,凤国调集投入了三十万兵力,且战且进,战线从原荣国境内渐渐向荣昊边界推进。匪嘉和雾黑征调了大批兵卒,集结在昊国边界,准备迎击凤军。
靖乱六年八月间简国海船搭载了凤军,从永昌国东北海岸马里垭港口登陆,直奔射凤堡,沿路几乎未遇狙击,凤简联军共计九万余人,与冉响马军三万人会合后,十二万兵马围攻射凤堡。
靖乱六年八月间简国海船搭载了凤军,从永昌国东北海岸马里垭港口登陆,直奔射凤堡,沿路几乎未遇狙击,凤简联军共计九万余人,与冉响马军三万人会合后,十二万兵马围攻射凤堡。
靖乱六年九月至十月,凤军跟六和军及当地匪军配合,对从荣国境内回撤向射凤堡驰援的匪嘉军和雾黑军在涫水上游展开了大规模埋伏狙击,战事极其惨烈,大小战役共计十几场,最终,因敌军急切回援,无心恋战,率五十余万兵卒突破凤军防线北上。此战,凤国收复凤梦西路及涫水上游,原康成国大部和白雪山地区。
靖乱六年十月,凤简冉三方联军未能攻陷射凤堡,因雾黑蛮军回援,双方交战之后,三方联军兵力不敌雾黑蛮军,凤冉两军不得不退入朗昆宁山脉,简军退入海上。
靖乱六年冬月廿五日,六和军在凤梦西路北端白雪山地区立国,国号:六和,蔡同和称帝,帝号元开。
靖乱七年三月,雾黑匪嘉率军大举来犯,六和国不敌,向凤国求援,愿降为侯国。凤军出兵,在白雪山至涫水一线,与雾黑和匪嘉联军正面鏖战数月,大战小战数十场,各有胜负,战局僵持,然凤军始终坚守防线,未退一步。
靖乱七年六月,凤军忽然自朗昆宁山脉中冲出,再次包围攻打射凤堡,再次迫使雾黑蛮军放弃涫水上游的阵地,千里回防驰援。凤军在白雪山到涫水上游一线,跟雾黑匪嘉苦战数月,僵局不战而解。
靖乱十一年二月下旬,凤国集结重兵,同时从万依关和白涫线两路出击。白涫线由凤国兵马都统帅风染亲自统率督战,万依关由北军统帅伍华昆统领,由前阴国老将郑承弼督战参谋。
靖乱十一年三月廿三日,匪嘉都城天路城被凤汀联军攻破。匪嘉国耀乾帝在乱军中毙命,尸骨无存。雾黑大将坎里斯儿在混乱中逃脱
靖乱十一年四月至六月,雾黑蛮军在天路城之战失利,坎里斯儿大将下令蛮军北撤。雾黑蛮军一时军心浮动,士气不振。凤军一路尾随追击,多次截杀蛮军后队,致蛮军惊慌,一退再退,凤军兵分几路,分进合击,一路追杀到斗河,攻势被斗河所阻。凤国收复凤梦中路全境。
靖乱十一月六月至八月,凤军在斗河南岸,与雾黑蛮军大战数场,扼断东路军给养通道,简国军在东路沿海逡巡,断其海上补给通道。
靖乱十一月八月廿五日,凤国朝堂上下,素服麻衣,举行国丧,隆重祭祀祷告之后,由成德皇帝扶灵,将太皇太后灵柩送入皇陵,与太祖皇帝合葬。
靖乱十一年九月至次年年底,凤军在斗河南岸与渡河而过的雾黑蛮军发生了大小六战,每一战均惨酷异常,双方各有损伤,凤军始终坚守斗河南岸,未让雾黑蛮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染指河山 最新章节凤梦大事年表,网址:https://www.254y.org/23/2396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