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喻主社就不慌吗?(中)(2/3)
作品:《退下,让朕来》年文士,左右各有一副手,余下两个是气息深厚高手。>
中年文士生了一张讨喜的脸,笑时和蔼可亲,他起身迎上来:“早就听闻喻主社是人中龙凤,瞧了真人老夫才知百闻不如一见。”>
喻海拱手道:“吴副社谬赞。”>
中年文士一语喊破翟乐的身份。>
“想必这位就是翟国主了?”>
翟乐敷衍抱拳:“嗯。”>
中年文士伸手请翟乐上座:“千里单刀赴会,翟国主的胸襟胆魄实在让人敬服。”>
翟乐没客气坐下,笑容玩味:“首先,没有千里,大军就在五十里外驻扎,其次也没单刀赴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孤又怎会不懂?孤有胆量来,便有把握走!”>
中年文士笑容似有一瞬的僵硬。>
对翟乐这个莽夫是一点儿好感都无。>
不过他今日的目的不是来结仇的,而是来游说东南分社合作的。翟乐身后还有两名气息瞧不出深浅的护卫,他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只要东南分社答应合作就代表曲国也能被拉住中部盟军阵营。君臣二人隐秘地交换了眼神。>
喻海认真沉吟一番:“吴副社莫不是不知道,曲国跟康国乃是歃血为盟的盟友?”>
中年文士:“知道。”>
“曲国与盟军多有兵戈?”>
中年文士应道:“知道。”>
“西南分社与中部分社多年不往来,上一次交涉还不欢而散,两地社员结下血仇。恕我直言,作为主社只当以分社利益为先,以社员为重。两家又怎能结盟?”喻海掷地有声地道,“更甚者,曲国男儿跟中部盟军三天前还做过一场,阵亡将士尸骨未寒!”>
他沉声道:“试问,怎么结盟?”>
又怎么能化干戈为玉帛?>
中年文士不赞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到两国交战,小到两家生仇,归根结底都是为一个‘利’字!曲康二国因利而合自然能因利而散!两家分社能因利而散,自然也能因利而合,如胶似漆!”>
喻海挑眉:“有利便有弊。”>
“吾等此次是带着十分诚意来的,自然不愿欺瞒尔等。”中年文士满意喻海接了这句话,好让他借题发挥,说着他的视线落到一语不发的翟乐身上,“说一句不怕得罪翟国主的话,以老夫几十年阅人经验——姓沈的,身负天命,比翟国主更有天子之姿!”>
如果不是翟乐,随便哪个国主听到这话都要暴跳如雷的。他只要一生气就上钩了。>
翟乐点头:“治国,她确实强我三分。”>
要不是种种意外,估计沈幼梨更乐意养精蓄锐,而不是疲于作战,一场接一场打。>
翟乐看看康国的作战记录都替她累得慌。>
中年文士:“……”>
他差点儿被翟乐弄不会了。>
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中年文士不慌张,他心态稳得很。>
“不愧是主君,胸襟恢弘大度,让老夫佩服。只是,翟国主可有想过以后?沈幼梨野心勃勃,志在鲸吞天下。一旦中部诸国沦陷,她便坐拥天下六成!东北天寒地冻,人丁稀少,诸国国力衰微,怕是不敌康国一合之力!”>
翟乐掀起眼皮,似乎来了兴致。>
中年文士呷了口茶水,继续道:“东南诸国被翟国主合并,国力蒸蒸日上,怕是早成她眼中钉、肉中刺。试问康国可会放过吞并良机?曲国还能偏安一隅,东南称王?”>
显然是不能的。>
沈幼梨愿意停下脚步,她身边的文臣武将也不会愿意,曲国就是他们眼中的肥肉。>
瓜分曲国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翟国主可知唇亡齿寒?眼下尚有中部诸国为曲国阻拦贼子,来日诸国覆灭,曲国孤立无援,无枝可依,怕是——离灭国不远矣!”中年文士还真不是耸人听闻,他只是陈述一个必然会发生的未来而已,“还是说,沈姓小儿曾许诺翟国主曲康共存?”>
政客的话能信,母猪都能上树。>
翟笑芳不会真信了沈幼梨鬼话吧?>
翟乐道:“这倒是没许诺过。”>
中年文士差点儿要被翟乐搞不会了。>
不是,沈幼梨究竟有什么魅力啊?>
还是西北那块地方有什么人?>
沈幼梨连一个“曲康共存”的承诺都不愿意敷衍翟乐?翟乐怎就屁颠颠跟她结盟,还跟中部诸国过不去了?曲国跟中部诸国确实有仇,但翟乐可以选择作壁上观,冷眼看着中部盟军跟康国互相扯头花,坐收渔翁利,根本不用下场结盟,帮康国牵制中部盟军兵力。>
翟乐:“她只是与我指洛水为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退下,让朕来 最新章节1449:喻主社就不慌吗?(中),网址:https://www.254y.org/407/407949/1450.html